Skip to main content

第0話:自由的空氣  | 2022年夏,我在歐洲天氣晴

疫情前最後一次出國,記得是在中國大爆發之際,和家人搭郵輪去了一趟星馬、還有自己脫隊去普吉島放風;當時還沒有感受到武漢肺炎的可怕,不知道自己即將過著不能出國、還得掛著口罩又怕自己什麼時候會染病死掉⋯⋯這種戲劇化的生活。

不旅行毋寧死

一邊感傷以後會不會沒有背包客這種東西了,一邊又慶幸至少自己曾體驗過,還可以從回憶裡取暖。疫情尖峰的時候,剛好我在工作中水深火熱,還不至於覺得太痛苦,只有潔癖和強迫症使然、雙手噴酒精噴到汗皰疹不斷;疫情稍緩的時候,終於可以出門跑步,跟越野跑的各國跑友廝混,試圖找回過往在沙發衝浪的同溫層。

就這樣過了27個月,但似乎一切都到達了臨界點⋯⋯ 海外各國開關的消息一出,我像著了魔似的、處心積慮想從現況逃開,希望搶在陸客出閘前好好體驗這疫後世界。找到台北出發到西歐最便宜的航線、機票回程壓線設在90天後,然後,開始丟訊息給我的歐洲友人們;沒想到大家都還願意招呼我,還有人邀請我當電燈泡加入她和男友的旅行(笑)、還有機會去好多沒去過的地方!

第0話:自由的空氣  | 2022年夏,我在歐洲天氣晴
回頭看真是相當曲折的旅程(汗)

最後,我整出了一份看起來很不經濟的行程規劃,就是把我和朋友們搭得起的人事時地物串起來。時間管理大師般的我在工作最終日,早上辦好離職手續,下午一鼓作氣把租約到期的公寓點交、去附近友人家寄放行李、再去中華電信退小烏龜、把迷你倉放不下的家當丟給妹妹後還囂張地跑去按摩(最後搭Uber趕去機場)

Eat, Pray, Love

想不到我的人生就塞在這個迷你倉了!
跟你說過一樣話的人,大多沒有回來。
在到機場的路上,我想起電影《Eat, Pray, Love》女主角Liz在隻身前往義大利前,她在迷你倉前與員工的對話的那一幕;雖然有人覺得這小說或電影很狗血,人生也沒有電影演得美好(或不好),但我總不由自主投射Liz到自己的經驗(another story),可能是,被劇情裡那破釜沈舟的浪漫跟倔強所吸引吧。

第0話:自由的空氣  | 2022年夏,我在歐洲天氣晴
Eat, Pray, Love場景之一佛羅倫斯 aka. 翡冷翠,我終於來朝聖了

記得出發前還在猶豫要不要買防護衣之類的,幸好最後沒買不然應該會被朋友們給恥笑。到了桃園機場整個空蕩蕩的,明明不是紅眼班機卻好多商店都沒開;上機後也是戰戰兢兢、只有吃飯時敢稍微拉下口罩,不過飛機沒坐滿相對舒適。

記得阿聯酋以前附餐飲料是給整瓶紅酒,這次只給一杯小失望(哈),不過機餐品質還是不錯的;但這一趟飛行,又產生許多包材耳機等一次性廢棄物,不禁反思永續旅行什麼時候才能被落實呢?

疫個世界兩樣情

剛說桃機空蕩蕩,但杜拜機場卻是另一個光景,感覺還是有疫情前八成的客流量,相較之下真是兩個世界。在bar裡小酌後再次登機,半夢半醒的看了幾部電影,但也沒什麼新片;landing broadcast時,突然覺得周遭這一切好不真實,看著機窗外的曙光,頓時起了一陣雞皮疙瘩。

在Landing的時候,我總是會在心裡默默禱告 — — 明明不是信徒,也不知道這習慣打哪養成的,可能是在澳洲的時候吧。這次禱告,加了句抱歉、很久沒跟father祢打招呼了(笑)

就這樣,離地16小時後,我在巴黎天氣晴(下回待續)


***

後記

全世界全歐洲的人也跟我一樣悶壞了,觀光客出籠、但應對的服務從業員還沒補齊;旅遊旺季、戰爭/英國脫歐帶來的通膨,還有隨之而來的各種罷工⋯⋯坦白說這趟的旅遊品質不是最佳,可以出國(且沒有陸客包圍)這些都不算痛苦(但荷包還是滿痛der)

第一個月我還傻傻的last minute才訂車票住宿,發現預算水位下降的速度超過預期,趕緊把後面已知行程的東西通通訂起來。以下是我踩過的坑,各位看倌們可以參考看看:

交通篇

空路

我會用Skyscanner找、再到航空公司網站訂(有時較便宜);因為我行程上比較彈性,也會透過開放目的地(everywhere)來探索、找出該時間區段便宜的航線啟程點(有時候B to A比本來計畫的A to B便宜)。

搭廉航最好先裝好他們家的APP,因為不少歐洲廉航客群以歐盟居民為主,登機證通常無紙化、現場check-in有的要收費。我有在check-in櫃檯被退貨、直接叫我搭別班,因爲通知email沒說不接受現場作業我又在關櫃檯前才趕到;也在登機門被擋過、說我沒有提供簽證查驗,但他的check-in流程本來就沒這關⋯⋯

雖然歐盟內各國間的航班不用出入關,還是建議提早1~2小時到(如果你要血拼或退稅請自行再加N小時),特別是非歐盟出入關還是要等很久,現在又多了脫歐(對,英國人跟你一起排隊通關)加上時不時罷工。還遇過在登機口給我停飛的,也是醉了(對,就是法國人)

陸路

鐵路我一般不考慮因為普遍比廉航貴,朋友推薦下購買了Eurail Global Pass(可留意KlookKKday是否有特價,當時在KKday買是15%OFF),因為後來航空業的罷工和誤點也不亞於火車,加上鐵路比較沒有行李大小的限制,以長程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(可惜歐洲之星號在暑假整個崩潰不給預約,不然就更划算)

不介意些微手續費的話建議買電子票,省去排隊或換現金的煩惱:
Omio 歐洲的水陸空航線都有,適合用來多方比價
Trainline 鐵路巴士都有,在英國尤其好用;有時買來回比單程划算
Oyster 可以直接用Apple Pay付款,有daily cap不怕刷爆

這趟用過的一些平價交通手段:
RegioJet 以捷克布拉格為據點的鐵路/巴士
OUIGO 連接法國各大城的鐵路,早鳥可搶10€票
alsa 以西班牙為據點的巴士,跟朋友一至認為比F巴士舒服,還有pass可買
Pinkbus 以德語區為據點的巴士,從德國柏林到漢堡只要10€,但路線有限
FlixBus 路線較多的巴士與鐵路(雖然沒以前便宜;可以留意是否有pass可買)

水路

這趟被各種陸空罷工跟漲價給驚呆後,覺得可以試試水路,可透過Direct Ferries查找;搭巴士加渡輪往返蘇格蘭與愛爾蘭是相當舒適的選擇,單趟£30~39(介紹後補)

住宿篇

因為疫情及行程彈性的考量,這次沒機會用到Couchsurfing(不過還是會用Hangout),主要透過Hostel World或者Airbnb找房,其他就是蹭朋友家了。分享幾間這次住的一些連鎖hostel:

a&o 據點多,飯店感,單價便宜,但床單以及其他服務都要另外付錢
St Christopher's 據點多,仍保有hostel的社交感與溫度
JO&JOE 據點多,網美風、以Design Hostel自居,硬體設施不錯
PLUS 跟a&o有點類似,但比較有溫度,硬體設施齊全,有泳池健身房

生活篇

因為要待三個月,市面上沒看到這麼長期間的套裝,漫遊太貴又不想一直換卡,幸好找到這個airaloeSIM卡服務,不需換卡、方便收台灣門號的認證簡訊;用下來覺得訊號滿穩定,綁信用卡付款又很方便,每次儲值都有回饋,適合long stay/不停跨境的人用我的推薦碼【CHIEHW4866】可獲得能馬上抵用的USD$3回饋金

***
2022年夏,我在歐洲天氣晴
| 六月到八月,為期90天的long stay
| 造訪了15個國家、踩過56個城市
| 預算台幣10萬元,最後花了30萬

Comments